安徽省食用菌技术协会

协会联系方式

  • 办公地点:
    邮政编码: 230601
    联系电话: 15856953132
    电子邮件: wujinping722@163.com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料

猴头菇常见病害及防御措施
发布日期:2022/7/8 9:03:58


猴头菇又称刺猬菇、山伏菌、猴头蘑、菜花菌等,营养丰富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纤维素、多糖,是著名的药食两用菌。

猴头菇的栽培模式有层架和码墙式。栽培袋规格有短袋、长袋,短袋一次留1个菇,长袋留2~3个菇。经调查发现猴头菇生产中常会出现菜花菇、光头菇、粉红菇、萎缩菇等生理性病害,菇体腐烂等病理性病害,以及菌丝未发满袋内形成原基等一系列问题。

1 菇体软、蜂窝多、无刺(图1)

猴头菇菇体软,菇体上面蜂窝较多,不形成菌刺。出现此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猴头菇生长期间温度超过25℃。猴头菇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4~21 ℃,温度超过此范围菇体难以形成菌刺。

image.png

图1 菇体软、蜂窝多、无刺

2 菇体表面光秃,无菌刺(图2)

猴头菇原基分化时,菇体表面光秃,没有菌刺,菇体不软且不黄,原因与原基分化时菇房中的相对湿度过高有关。猴头菇原基分化时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5%,就难以形成菌刺。猴头菇原基分化时,空气相对湿度在60%~80%,则形成菌刺细密。但若菇房中空气相对湿度太低(低于50%),则菇体发黄,表面光秃。

此外,菌刺有无与品种及出菇潮次也有关,一般出菇潮次多,后潮菇形成菌刺的难度上升。

image.png

图2 菇体表面光秃,无菌刺

3 菇体畸形,菌刺少且短(图3)

如图3,菇体小,畸形,菌刺少且短。主要原因是出菇时菇房中温度低于8 ℃,图3菇体形成时的温度为4~8 ℃。

image.png

图3 菇体畸形,菌刺少且短

4 出菇口上潮菇残体上长青霉(图4)

猴头菇出菇口上潮残存菇体上长青霉,主要原因是上潮菇采收后没有及时清理残存菇体,当菇房空间相对湿度高于70%后,残存菇体易感染青霉。这种情况不仅在菇房温度较高时会出现,温度低时也会发生。

image.png

图4 出菇口上潮菇残体上长青霉

5 菇体腐烂,流脓(图5)

猴头菇菇体腐烂,流脓水,为细菌性感染所致。主要原因有菇房温度高于20 ℃,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5%,培养料氮源含量高等,且第一潮菇之后表现更为明显。

image.png

图5 菇体腐烂,流脓水

6 菜花菇或珊瑚菇(图6)

子实体呈现菜花状或珊瑚状,基部不断向上分支。主要原因是菇房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(超过1500mg/kg易长出此类菇)。

image.png

图6 菜花菇或珊瑚菇

7 菌刺粗细不均匀(图7)

菌刺粗细不均匀的主要原因为原基分化时温度在8~10 ℃,菌刺粗,菌刺形成后,向菇体喷水,水温高于菇体温度,两者温差大,易长出粗细不均匀的菌刺。

image.png

图7 菌刺粗且粗细不均匀

8 菇菇体颜色发红(图8)

猴头菇颜色发红与光照强、温差大有关。通常猴头菇生长期间光照强度超过250lx,温差超过7℃时,菇体发红概率上升;此外菇潮多,后潮菇菇体发红概率也会上升。

image.png

图8 菇体颜色发红

9 菇组织变软死亡,从其基部又长出菇体(图9)

如图9,猴头菇形状不圆正,有的菇组织变软死亡,新菇体从其基部长出。主要原因与菇体形成后生长环境温差大、湿差大有关。

image.png

图9 猴头菇形状不规则,有的变软死亡

10 发菌不满袋,侧壁出菇(图10)

液体菌种生产枝条种时,发菌不满袋就形成原基,袋侧壁出菇(图10)。主要原因是装料松,空隙大,形成原基后菌丝形态发生变化,不能继续发菌。因此培养料装袋时要略紧,窝口插入接种棒,拔出接种棒接种后要塞入无菌海绵或无纺布棉。

image.png

图10 菌袋发菌不满,形成原基

 

 

 

参考文献

[1]张瑞华,王承香,田洪霞,孙百晔,丁美丽,于囡囡.猴头菇生产中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[J].食用菌,2021,43(04):66-67.





上一篇:平菇栽培管理技术

下一篇:猴头菇关键袋栽技术

友情链接

协会简介 | 联系我们 | 注册申请指南
主办单位:安徽省食用菌技术协会 咨询电话:17760870930 皖ICP备18003282号-2